職海浮沉(六十七)領導風格迥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依照計畫,我和亞洲總裁飛抵漢城(現已改名為“首爾”)做兩天的訪問。來接機的是派駐當地的地區聯絡員,或稱為Liaison Officer,他的職責就是公司對韓國市場的特派員;或是駐地經理。

他隸屬我們公司東亞的團隊,但是他的辦公地點是在韓國的住家,還有當地經銷商分租的一間辦公室。所以,他和當地銷售團隊的互動是很密切的。不過,在經銷政策方面,他負有建議權和策略執行權。因為,同為韓籍人士,他對當地的觀察會比較到位,某種形式,那也是我們公司人才培育的方式之一。

這樣的雙方互動模式是有一點複雜,因為這位經理處於很奇特的三角關係中。雖然互動各方都肩負各自的使命,但韓國特殊的儒家文化,人際關係的拿捏就靠有關人等的各自修為。至於;如何在公私立場上面秉持專業技巧,達成任務,我感覺;各種可能性都會存在。

這個職位的設置是我起頭的,剛開始;當地經銷商是頗有微詞的,給我感覺;他們認為我們的當地經理就像是Spy一樣,可能回報的內容負面的也會不少。因此,關係是有些緊張。但是,生意關係都和諧歡樂,暗藏的危機還是存在的,就跟兩個邦交國互派武官,表面是外交互動,背後諜對諜也是很正常的。

無論如何,既然派駐當地就該有很大程度的信任和授權,也才能讓當地經銷商給予應有的尊重和信任,也才做得了事情。這就是在我完全掌管的時代,已經行之有年的互動模式,成效也是令人滿意的。

這一次前往拜訪一家重要客戶,我們都一起乘坐經銷商的大型休旅車,方便路上交談。誰知經銷商社長突然對著我的總裁同事問了一個關鍵項目的價格問題。那個項目是很指標性,而且在重要的亞洲市場都有很不錯的需求,是我們眾多明星產品之一。因此,他記憶非常清晰。

經銷商社長詢問的背景,是因為這議題已經探討很久了,他們對我們駐韓經理施加強大的壓力,要我們在價格上讓步。我和經理已經溝通妥當,也堅持不屈服。可是那韓國社長繞過我們駐地經理,跟我電話談過幾次,都不得要領。我也以為這事應該落幕了。

沒想到我們這次帶來了和市場有一大段距離的亞洲總裁親臨視察,人家也利用這個機會“攔轎申冤”,他大爺也很親民的直接回應。他吐出的價格讓那經銷商社長喜出望外,用最興奮的語調稱謝,連客氣的對我們的駐地經理示意的眼神都省了。那場面只讓我有著很強的錐心之痛。

我這總裁同事完全沒有意會到,個別市場的差異,還有議題背後的歷史脈絡。我突然想起,那不就是他在東南亞地區的領導模式嗎!可是,為時已晚。他這一點頭,真的是覆水難收了。

最直接的衝擊是;我們公司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其一,由於調整單價雖然是件小事,但由於韓國的數量遠大過總裁的想像,因此;我們年度營收直接減少了數十萬美元。其二,他那草率的當場回應;無疑是判定了我們的駐地經理是個麻煩製造者,一點都沒在為當地市場設想。這下;經銷商對我們這位經理的信任就全毀了。

我知道這個禍闖大了。我立刻衝著經銷商社長說道,他應該向朴先生(駐地經理)表達感謝,那是他多次建議的事項之一。經過仔細考慮,就利用這次我們總裁親自到訪,給他們這重要經銷商一個意外的驚喜 (Pleasant Surprise),希望他們加大購買量,創造更大的雙贏效果。

這時候我的總裁同事有點納悶的看著我,面帶微笑點頭。也許,只有我看出來,他的笑容是有點僵的。

吵架已經無濟於事,我只能抓緊還在韓國的時間;對我們的駐地經理做起‘’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我說每個人的領導風格或許不同,不過;對於創造公司最大利益的專業責任是無庸置疑的。

我覺得我這些話有點噁心,因為;我不愛說表面沒意義的廢話,但我心裡實在很不開心。再則,那種話說多了,等於在摧毀自己的領導誠信,真的是無妄之災!


142會員
171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也豐富了閱歷,一幕一幕化為文字,分享有緣的朋友: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